派克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rǔ ]

读音:rǔ

拼音:ru

简繁:汝

五笔:IVG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IVG

笔画:6画

吉凶:吉

仓颉:EV

结构:左右

郑码:VZM

四角:34140

区位:4074

统一码:6C5D

异体字:女

英汉互译:you

笔顺:点、点、提、撇点、撇、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489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382
1995年4181987年354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462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汝姓主要源自:姬姓、姒姓。

汝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东周平王幼子之封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姓源韵谱》:“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州,其后有汝氏。”古代时,中原有一条河叫汝水,就在现今河南省,至今仍叫汝河,汝氏的先祖,就生活在汝河两岸。两周之际,周平王姬宜臼将国都从镐京(宗周)迁到洛阳(成周),开始了东周的王朝。之后周平王将功臣和王族分封为各地的首领,其中有他最小的儿子姬武封于淮河北岸主要支流之一的汝水流域(今河南汝阳、汝州一带,抵至宝丰),同时封其为侯爵,时人称之为“汝侯”。

在汝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或爵号为姓氏者,称汝氏,世代相传至今。

汝姓起源二

源于姒姓,出自商代汝鸠、汝方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的记载,“有汝九鸟,汝方。”在殷商王朝时期,有贤人汝鸠,还有一个汝方,皆为高官。这两人传说是大禹的后代,皆为商汤执政时期的贤大夫。这在典籍《尚书·亡篇》中有记载:“有汝鸠、汝方,汤之贤臣。”

在汝鸠、汝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汝氏,世代相传至今。汝氏族人大多尊奉汝鸠为得姓始祖。

汝姓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东周时期王畿汝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汝邑,在东周时期为王畿之地,后在周平王姬宜臼五十一年(郑庄公姬寤生二十四年,公元前720年)著名的“郑攻周之战”后成为郑国之地,建有古临汝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汝洲市的临汝镇。在周釐王姬胡齐四年(郑厉公姬突复二年,楚文王熊赀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发动了著名的“楚攻郑之战”,汝邑又一度成为楚国之地,改称梁,又改称霍。到了汉朝时期,在汝邑之地设梁县。到了曹魏时期,其地隶属于汝北郡。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将汝北郡的郡治移到陆浑县北部(今河南嵩县东北部),改称汝州。

在汝州之地的古代住民,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汝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汝鸠。汝氏出自以地名为氏,周朝时,中原有河名汝水(在今河南省南部,现称之为汝河),住在汝水之滨的居民中,就有以这条河流为姓的,可能是出于对此河的感激之意,他们就是汝姓的始祖。相传周朝迁都洛阳后,周平王把最小的儿子封在汝川(今河南省南部),官为侯爵,人称汝侯。汝侯的后代就以封邑的地名为姓氏,称为汝氏。另外,在商朝时,有贤士汝鸠、汝方,曾位居高官,后来子孙就随之为汝氏,世代相传。据《姓氏考源》载,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川,其后有汝氏。又《元和姓纂》载,殷贤人尚书汝鸠之后。汝氏后人奉汝鸠为汝姓的始祖。

汝氏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六十二位门阀,望族出天水郡、渤海郡。汝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汝河是我国汝姓的发源地。河南省境内,有一条汝河,自古以来就有名气,在《汉书》的“地理志”就有记述。周平王继承王位以后,把自己的独生子们分封于各地,自立门户为诸侯。当时他最小的一个独生子被封于汝川,即现在的汝河。后来汝侯的子孙,就“以国为氏”而姓了汝,并且从此绵延不断地繁衍流传下来。关于汝氏的源流,《元和姓纂》一书指出,是周平王的少子封于汝川,他的后代有汝氏。也有些学者认为汝姓的出现更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在《尚书》上就有一位当时著名贤人汝鸠。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尚书有汝鸠,汝方。汝姓望居天水郡(西汉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今河南省的信阳市固始县、汝南县,安徽省的利辛县、淮北市,甘肃省的天水市、平凉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陕西省的富平县,北京市,黑龙江省的七台河市、鸡西市、哈尔滨市、大兴安岭地区,江苏省的苏州市、常州市、吴江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嘉兴市,山东省的济南市平阴县、聊城市东阿县,河北省的邯郸市,湖北省的武汉市,云南省的普洱市(思茅市)宁洱县(普洱县)、陆良县,非洲尼日利亚等地,均有汝氏族人分布。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天水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东之吴川,山西之太原、大同、晋城,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以水名为氏”,汝河在今河南境内。

2、或即女(rǔ)姓,“女”、“汝”为古今字,《姓氏考略》注“女”云:“天皇封弟於女水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其后为女氏。”此之女(rǔ)水,在今山东淄博东南。亦作“汝”,为汝氏之始;

3、《姓氏考略》又注:“殷贤人汝鸠之后。”“汝鸠”,亦作“女鸠”,此以名为氏。

4、其引《姓源韵谱》云:“周平王少子封於汝州,其后有汝氏。”“汝州”,隋置,春秋时为戎蛮之地,战国时为楚梁邑,即今河南临汝县。此当以国为氏,系出姬姓。望出江陵、颍川、渤海。《尚书》有汝鸠、汝方(按:亦作女鸠、女方);汉代有汝郁,鲁相;宋代有汝孝隆、汝日休,并普州人;明代有汝泰,弘治进士;又有汝齐,嘉靖进士;又有汝可起,吴江人,常州训导。

二、

汝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汝姓起源:

1、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州(故城在今河南临汝),其后有汝氏,见《姓源》。

2、或为殷时贤人汝鸠之后,见《尚友录》。

3、汝水,在河南境,或以水名为氏。

汝姓名人:

汝随,汉时长水校。

郡望:江陵,渤海、颍川。

历史名人

汝姓古代名人

汝郁后汉,后汉和帝时为鲁相。字幼异,陈国人。年五岁,母被病不能饮食,汝郁常抱持啼泣,亦不肯饮食。母怜之,强为餐饭,欺言已愈。郁察母颜色不平,辄复不食。宗亲共奇异之,因字幼异。为相时,以“德惠化人”,许多流浪无归的农民都到他管治的地方去定居,而为时人所称道。

汝为宋朝,曾冒死当使者到金国去。后来又被奸臣秦桧所逼,逃到四川去隐居了。

汝叔齐春秋时期,晋国人。著名晋国上大夫。

汝讷明朝(公元1433~1493年),字行敏;吴江人(今江苏吴江)。著名明朝官吏、书法家。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中乡试。善书,曾修《宋英宗实录》,因而选入史馆,授中书舍人,任汀州知府(今福建长汀),善政,威惠大行,后补安南府尹。善书法,笔法清劲,得晋人笔意。楷正有法,表然出侪辈。当时凡卿大夫士所得诰勅,皆愿其得手笔,故传世甚多。终年六十一岁。著有《怀麓堂集》、《匏翁家藏集》。

汝可起明朝,著名官吏。明朝时期出任常州训导。在赴任途中,他借宿于韩生家,当夜寇数骑突入,众随从皆散走。惟有汝可起整衣危坐,纹丝不动,之后大声骂贼不止。可怜这位常州训导官任未至,即被恼羞成怒的贼寇一刀砍杀之,再连戳其口数刀后,扬长而去。

汝鸠商朝,贤人。

汝方商朝,贤人。

郡望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天水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东之吴川,山西之太原、大同、晋城,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以水名为氏”,汝河在今河南境内。

2、或即女(rǔ)姓,“女”、“汝”为古今字,《姓氏考略》注“女”云:“天皇封弟於女水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其后为女氏。”此之女(rǔ)水,在今山东淄博东南。亦作“汝”,为汝氏之始;

3、《姓氏考略》又注:“殷贤人汝鸠之后。”“汝鸠”,亦作“女鸠”,此以名为氏。

4、其引《姓源韵谱》云:“周平王少子封於汝州,其后有汝氏。”“汝州”,隋置,春秋时为戎蛮之地,战国时为楚梁邑,即今河南临汝县。此当以国为氏,系出姬姓。望出江陵、颍川、渤海。《尚书》有汝鸠、汝方(按:亦作女鸠、女方);汉代有汝郁,鲁相;宋代有汝孝隆、汝日休,并普州人;明代有汝泰,弘治进士;又有汝齐,嘉靖进士;又有汝可起,吴江人,常州训导。

二、

汝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汝姓起源:

1、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州(故城在今河南临汝),其后有汝氏,见《姓源》。

2、或为殷时贤人汝鸠之后,见《尚友录》。

3、汝水,在河南境,或以水名为氏。

汝姓名人:

汝随,汉时长水校。

郡望:江陵,渤海、颍川。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东之吴川,山西之太原、大同、晋城,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以水名为氏”,汝河在今河南境内。

2、或即女(rǔ)姓,“女”、“汝”为古今字,《姓氏考略》注“女”云:“天皇封弟於女水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其后为女氏。”此之女(rǔ)水,在今山东淄博东南。亦作“汝”,为汝氏之始;

3、《姓氏考略》又注:“殷贤人汝鸠之后。”“汝鸠”,亦作“女鸠”,此以名为氏。

4、其引《姓源韵谱》云:“周平王少子封於汝州,其后有汝氏。”“汝州”,隋置,春秋时为戎蛮之地,战国时为楚梁邑,即今河南临汝县。此当以国为氏,系出姬姓。望出江陵、颍川、渤海。《尚书》有汝鸠、汝方(按:亦作女鸠、女方);汉代有汝郁,鲁相;宋代有汝孝隆、汝日休,并普州人;明代有汝泰,弘治进士;又有汝齐,嘉靖进士;又有汝可起,吴江人,常州训导。

二、

汝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汝姓起源:

1、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州(故城在今河南临汝),其后有汝氏,见《姓源》。

2、或为殷时贤人汝鸠之后,见《尚友录》。

3、汝水,在河南境,或以水名为氏。

汝姓名人:

汝随,汉时长水校。

郡望:江陵,渤海、颍川。

堂号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天水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东之吴川,山西之太原、大同、晋城,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以水名为氏”,汝河在今河南境内。

2、或即女(rǔ)姓,“女”、“汝”为古今字,《姓氏考略》注“女”云:“天皇封弟於女水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其后为女氏。”此之女(rǔ)水,在今山东淄博东南。亦作“汝”,为汝氏之始;

3、《姓氏考略》又注:“殷贤人汝鸠之后。”“汝鸠”,亦作“女鸠”,此以名为氏。

4、其引《姓源韵谱》云:“周平王少子封於汝州,其后有汝氏。”“汝州”,隋置,春秋时为戎蛮之地,战国时为楚梁邑,即今河南临汝县。此当以国为氏,系出姬姓。望出江陵、颍川、渤海。《尚书》有汝鸠、汝方(按:亦作女鸠、女方);汉代有汝郁,鲁相;宋代有汝孝隆、汝日休,并普州人;明代有汝泰,弘治进士;又有汝齐,嘉靖进士;又有汝可起,吴江人,常州训导。

二、

汝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汝姓起源:

1、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州(故城在今河南临汝),其后有汝氏,见《姓源》。

2、或为殷时贤人汝鸠之后,见《尚友录》。

3、汝水,在河南境,或以水名为氏。

汝姓名人:

汝随,汉时长水校。

郡望:江陵,渤海、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