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dàn,tán ]

读音:dàn,tán

拼音:dan,tan

简繁:澹

五笔:IQDY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IQDY

笔画:16画

吉凶:暂无

仓颉:ENCR

结构:左右

郑码:VROS

四角:37161

区位:6903

统一码:6FB9

异体字:?,贍,?

英汉互译:calm,quiet,tranquil

笔顺:点、点、提、撇、横撇/横钩、横、撇、撇、点、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 tái,tāi ]

读音:tái,tāi

拼音:tai,tai

简繁:臺、颱、檯

五笔:CKF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CKF

笔画:5画

吉凶:吉

仓颉:IR

结构:上下

郑码:ZSJ

四角:23600

区位:4408

统一码:53F0

异体字:㣍,邰,?,怡,檯,瓵,臺,颱,鮐,?

英汉互译:platform,unit,term of address

笔顺:撇折、点、竖、横折、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489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421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澹台姓主要源自:姬姓。

澹台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的澹台山,属

于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鲁国大儒孔子有一个弟子,字子羽,名灭明,南游长江流域,居于澹台湖(今江苏吴县);另一说是居于澹台山(今山东嘉祥),遂以湖(山)之名命姓,因取名澹台灭明。其后裔子孙遂以“澹台”为姓氏,称澹台氏,世代相传至今。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都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难以成才,故不为孔子所器重。但澹台灭明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澹台灭明游历到长江,南游至江西,在南昌定居,并设立书院讲学,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后世的千古成语“以貌取人”的典故由此而来。澹台灭明品行端正,鄙视趋炎附势的世俗,因此贤名远扬。据说,当年澹台灭明进入南昌城,就是由进贤门而入。他设立书院讲学,对南昌的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南昌人亦希望更多如澹台灭明一样的贤士能来南昌,故而将澹台灭明进入南昌时的城门命名为“进贤门”。后来为了接纳更多的贤人高士来南昌,树立南昌城南大门的形象,还在进贤门外修筑了一座绳金塔。

澹台氏族人大多尊奉澹台灭明为得姓始祖。澹台氏如今并不多见,许多澹台氏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澹氏、台氏了。

澹台姓起源二

源于党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夏政权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澹台氏一族中,有出自古代党项民族者,以汉姓澹台为姓氏,后融合于汉族之中。党项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源出古代羌族的一个分支,史称党项羌。而西夏国的开国君主李元昊则自称是鲜卑族拓拔氏的后代。在史籍《宋史·夏国传》中记载:“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在史籍《辽史·西夏外记》中也记载:“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另在史籍《金史·西夏传》中也称:“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拓跋氏。”到了西夏末期,朝政长期处于内乱之中,政敌和宗党间的斗争激烈。大蒙古汗国建立后,成吉思汗数次征讨西夏,经过长期的抗争,西夏于末帝宝义二年(公元1227年)被蒙古军所灭。西夏灭亡之后,国民中有许多人迁居南宋政权所地,一部分党项澹台氏族人落居于江南孝感地区,由于原本的汉文化程度就非常高,因此很快即融入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另有一部分党项澹台氏族人被蒙古军裹胁至和林格尔地区为奴隶,逐渐融合至蒙古族中,成为呼和浩特、包头地区蒙古族澹台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澹台氏皆源出西夏王朝党项民族,且具有皇族历史,同宗同源。虽然他们如今属于不同的民族,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郡望,即濮阳郡,与澹台灭明所宗之澹台氏的太原郡望明显有别。

澹台氏或是一个典型的古老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一位门阀,望族出太原郡。澹台姓起源于春秋时候,鲁国地名为澹台山(今山东省嘉祥县南),后来有孔子的弟子,字子羽,名灭明,相貌丑陋,但品行端正,喜欢这里的风景并居住于此,就以山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故叫澹台灭明。他的后代,就承继澹台为姓,世传澹台氏。另一种说法,也是源于地名,但是一名为澹台的湖泊。书载,灭明南下游历各地,曾居于澹台湖滨,并以湖名为姓。后人因之。澹台氏如今并不多见,许多澹台氏早就简化成台氏了。澹台姓望出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治所是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今山西省的运城市河津市(集中于小梁乡马家庄村)、榆次市,河南省的商丘市、孟州市,河北省的邢台市、张家口市、衡水市、临西县,山东省的泰安市(泰山市),潍坊市、曲阜市、宁阳县、高密市、聊城市、蓬莱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安徽省的凤阳市、六安市,湖北省的孝感市、当阳市,上海市,北京市,陕西省的咸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澳门等地,均有澹台氏族人分布。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太原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毁璧堂:孔子有弟子澹台灭明,道德高尚,走路不走小路,非因公事不见官。子游很称赞他。有一天,他带了一块价值千金的文璧渡河。船到河心时,突然起了大浪,两条蛟夹着船不让走。澹台·灭明说:“我这个人,只能够用仁义的方法取走我的东西,决不能用势力威胁我而抢劫我的东西!”说罢,就拔出剑来将两蛟斩死。蛟死后,浪也平了。之后澹台·灭明把璧扔到河里,谁知投了三次,璧又跳到船上三次,最后他干脆后把璧毁掉,这才继续行船走人。

斩蛟堂:同“毁璧堂”。

一、澹台(澹臺)tán tái

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以地为氏。”春秋时鲁有澹台·灭明,孔子门人;汉代有澹台·恭,为博士。

二、澹台dàn tái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康熙字典》云:“澹台,复姓。”(按:澹台,当即“澹臺”,原为地名,后以为氏。当音tántái,姑兼收。)

三、澹台(澹臺)

澹台姓分布:江西修水、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北京、上海、山东蓬莱、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

澹台姓起源:澹台,地名,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以地为氏。

澹台姓名人:

澹台灭明,春秋时鲁国武城人,孔子弟子。

郡望:泰山。

历史名人

澹台姓古代名人

澹台灭明春秋,鲁国武城人。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其相貌丑陋,但为人公正,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受到孔子的推崇。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后来游学于江淮,弟子多达300人,名扬各诸侯国。因其貌丑,孔子开始曾以为才薄,当发现其优点后,则自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金乡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澹台子”。

澹台敬伯东汉,名士,又名澹台恭,会稽人。向薛汉为师学习《韩诗》,为薛汉最知名的弟子之一。薛汉的弟子中,以澹台敬伯与杜抚、韩伯高等最为知名。

澹台姓近代名人

澹台向斗清朝,直隶南乐县人,清同治戊辰科武进士。

澹台安有(1942-),山西河津人。林学家,教育学家。曾任行政职务:合水林业总场城壕林场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城壕公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庆阳地区华池林业决场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庆阳地区林业局副局长。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校长。曾任社会兼职:中国林学会会员、杨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西北森林经理学会理事。甘肃省林学会理事甘肃省林业职工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森林经理学会理事。庆阳地区林学会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理事。《香港国际教育研究中心》高级会员。《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发现杂志副理事长。《庆阳科技》编委。

澹台文杨女,山东菏泽市城市形象代言人。

澹台国红男,运城百家联盟创始人。

澹台君凤星光大道-2011,05,31,勇夺本周周冠军。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太原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毁璧堂:孔子有弟子澹台灭明,道德高尚,走路不走小路,非因公事不见官。子游很称赞他。有一天,他带了一块价值千金的文璧渡河。船到河心时,突然起了大浪,两条蛟夹着船不让走。澹台·灭明说:“我这个人,只能够用仁义的方法取走我的东西,决不能用势力威胁我而抢劫我的东西!”说罢,就拔出剑来将两蛟斩死。蛟死后,浪也平了。之后澹台·灭明把璧扔到河里,谁知投了三次,璧又跳到船上三次,最后他干脆后把璧毁掉,这才继续行船走人。

斩蛟堂:同“毁璧堂”。

一、澹台(澹臺)tán tái

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以地为氏。”春秋时鲁有澹台·灭明,孔子门人;汉代有澹台·恭,为博士。

二、澹台dàn tái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康熙字典》云:“澹台,复姓。”(按:澹台,当即“澹臺”,原为地名,后以为氏。当音tántái,姑兼收。)

三、澹台(澹臺)

澹台姓分布:江西修水、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北京、上海、山东蓬莱、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

澹台姓起源:澹台,地名,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以地为氏。

澹台姓名人:

澹台灭明,春秋时鲁国武城人,孔子弟子。

郡望:泰山。

姓氏源流

一、澹台(澹臺)tán tái

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以地为氏。”春秋时鲁有澹台·灭明,孔子门人;汉代有澹台·恭,为博士。

二、澹台dàn tái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康熙字典》云:“澹台,复姓。”(按:澹台,当即“澹臺”,原为地名,后以为氏。当音tántái,姑兼收。)

三、澹台(澹臺)

澹台姓分布:江西修水、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北京、上海、山东蓬莱、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

澹台姓起源:澹台,地名,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以地为氏。

澹台姓名人:

澹台灭明,春秋时鲁国武城人,孔子弟子。

郡望:泰山。

堂号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太原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毁璧堂:孔子有弟子澹台灭明,道德高尚,走路不走小路,非因公事不见官。子游很称赞他。有一天,他带了一块价值千金的文璧渡河。船到河心时,突然起了大浪,两条蛟夹着船不让走。澹台·灭明说:“我这个人,只能够用仁义的方法取走我的东西,决不能用势力威胁我而抢劫我的东西!”说罢,就拔出剑来将两蛟斩死。蛟死后,浪也平了。之后澹台·灭明把璧扔到河里,谁知投了三次,璧又跳到船上三次,最后他干脆后把璧毁掉,这才继续行船走人。

斩蛟堂:同“毁璧堂”。

一、澹台(澹臺)tán tái

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以地为氏。”春秋时鲁有澹台·灭明,孔子门人;汉代有澹台·恭,为博士。

二、澹台dàn tái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康熙字典》云:“澹台,复姓。”(按:澹台,当即“澹臺”,原为地名,后以为氏。当音tántái,姑兼收。)

三、澹台(澹臺)

澹台姓分布:江西修水、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北京、上海、山东蓬莱、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

澹台姓起源:澹台,地名,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以地为氏。

澹台姓名人:

澹台灭明,春秋时鲁国武城人,孔子弟子。

郡望: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