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suí,duò ]

读音:suí,duò

拼音:sui,duo

简繁:隋

五笔:BDAE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BDAE

笔画:11画

吉凶:暂无

仓颉:NLKMB

结构:左右

郑码:YGBQ

四角:74227

区位:4369

统一码:968B

异体字:挼,墮

英汉互译:Sui dynasty,surname

笔顺: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撇、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292018年2014年
2013年2342007年2006年203
1995年2061987年1781982年189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隋姓主要源自:姬姓、祁姓。

隋姓族谱

一、出自姬姓。春秋时随国(故址在今湖北省随县南),也称隋,姬姓侯爵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隋文帝原封于随,隋灭于唐,后代遂分为随、隋二姓。姬姓隋氏的历史大约有3000年。

二、出自祁姓,为帝尧陶唐氏后裔。得姓始祖为随会。即士会,字季,春秋时晋国上卿。其先为帝尧裔孙刘累,刘累之裔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时,大夫杜伯无罪被杀,其子隰叔逃亡于晋。隰叔有曾孙名士会,因食邑在随、范(今河南范县东南20里),故又称随会、范会、随季。晋襄公死,他奉命使秦,迎立公子雍,旋又为晋所拒,羁留秦国。后归晋,仍将上军。邲(今河南荥阳北)战役中,因预有戒备,得以不败。景公七年(前五九三年),因屡攻赤狄,论功升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其后有随姓。北周时期杨坚被封为随国公,后来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并以随为国号,因其忌讳“随”的含义,而去其走之改为“隋”字,自此后“随”姓皆以“隋”为姓。随会后人此时大多也将随改为隋,为后世隋姓人之主体,故后世隋氏大多尊随会为隋姓始祖。

三、云南掸人曾改姓。据《通雅》所载,明宣德中,王骥征麓川(故治今云南腾冲),土司乞姓,王骥赐以怕、刀、剁为三酋之姓,后改剁为隋姓,又因为游商说隋乃裂肉之意,又改隋为多。据《万历野史编》,云南西部少民被黔宁王沐英赐予“怕刀剁”三姓,后来怕姓较少,刀姓最多(麓川王国掸人贵族将军刀姓居多),不见剁姓。故而实际上不会构成隋姓渊源。

四、出自满人改姓。南京有随园,系清代曹寅所建,后曹家被抄没,由接替江宁织造的内务府郎中隋赫德接管,乾隆年间袁枚购得此园,命名为随园,盖因为之前属于隋赫德。据考证,此隋赫德非姬姓隋氏之族,乃是出自满人富察氏一族,故满人汉化有改汉姓者存在。

据胶东隋氏家谱记载“当今隋姓大多来源于山东。而山东隋姓是宋末自河南固始迁徙而来。有传说当时共有三支:长支留在固始;二、三支迁往山东的兖州和栖霞蛇窝泊”。当然每一个姓氏的起源都不是简简单单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姓氏来源一般是指一个姓氏中占有主导地位或者是人数较多的姓氏形成方式。一般情况下,隋氏后人都会认为随会一系为隋氏的主要来源。根据《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的记载,隋姓郡望在河北清河。

如今,隋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隋姓人口的73%。

隋姓是由随姓分化而来的姓氏,姓氏原作“随”,后改为隋。相传早在女娲开天辟地时,就有一个名为随的人,他的后代就以随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于随(今湖北随州),建随国,侯爵,为周诸侯国之一。周未,并于楚,原随国贵族有人以随为姓。另外,春时战国时,原陶唐氏之后杜伯的玄孙士会在晋国担任士大夫职务,以随为食邑,史称随会。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东,子孙留居于此,也姓随。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随姓人大都随例改为隋姓,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当今隋姓主体。

除从随姓分化而来外,隋姓还有自己的血统本源。早在汉代时,就有一位名为隋昱的人名载史籍,于东汉初年官至五原太守,其姓氏的来源显然另有所出。另外在明代,将军王骥远征麓川(治所在今云南腾冲一带),后又在当地任职。原土著居民请求他赐给像汉人一样的姓氏,他便以怕、刀、剁三姓相于。后来,以怕为姓的人因姓氏读音不雅,改为与怕字字形相近的隋姓,从而成为隋姓中的一员。至于在当代,除汉族以外,满、蒙等民族也都有人以隋为姓。

隋姓得姓以后,在发展中还在清河(今属河北)一带形成望族,以致仍被人当作隋姓的代表郡望。同样,在分布上,隋姓人口也以清河及其附近的山东省最为集中,几乎占全国隋姓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另外自古至今的隋姓名人中,如宋高密令隋宝、元代人隋业昌、明巢县丞隋赟(上斌下贝)、主簿隋翥等人,籍贯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地区。

明朝时期,隋姓大约有1万人,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等地。

当代隋姓大约有40万,排在第二百三十四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3%。主要集中于山东,大约占隋姓总人口的34.9%,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省区集中了隋姓总人口的44.1%。

清河郡——汉代置郡。治所在清阳(故城在今河北清河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

清河堂

致和堂

一、su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景县、乐亭,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蒙古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称:“东汉光武帝时有五原太守隋昱。汉代已有隋姓。”

2、或为隨姓所改,郑樵注云:“(隋)本作‘隨’。侯爵,今隨州是其地。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杜伯之玄孙为晋大夫,食采于隨,曰隨会。子孙以邑为氏。至隋,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辵’作‘隋’”。《续通志·氏族略》按:“‘隋’本‘隨’字,国名。《风俗通》云:‘隨侯之后……至隋文帝始去辵为隋,后人皆作隋氏。’”

3、或为剁姓所改。《姓氏考略》据《通雅》注云:“明宣德中,王骥征麓川,土司乞姓,以怕、刀、剁为三酋姓,后改‘剁’为‘隋’。”(按“剁”之改“隋”,似当音duò,或因形变而音改,亦音suí。)一音duò,亦姓。宋代有隋宝,为高密令,有能名。此依《续通志》;《中国古今姓氏辞典》称:(元)隋宝,莱阳人,高密令;元代有隋业昌;明代有隋赟,巢县丞,升知府;又有隋翥。栖霞人,正统时主簿;又有隋良辅。

二、duò

《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云南傣族姓。系改姓。原为剁姓。”

三、tuǒ

《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今安徽省又此姓(按:又,当作‘有’),为云南剁姓所改。又音suí,另姓。”

四、

隋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隋姓人口73%。

隋姓起源:

1、汉时有隋昱,绥远五原人,于王莽末起兵,后归汉光武,拜五原太守。此为隋姓之始。

2、本为随姓。隋文帝去辵为隋,遂分随、隋为二姓。

3、明宣德中,王骥征麓川(故治在今云南腾冲),土司乞姓,王骥赐以怕、刀、剁为三酋之姓,后改剁为隋氏,见《通雅》。

4、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隋姓名人:

隋宝,宋时高密令。

郡望:清河。

历史名人

隋姓古代名人

隋良辅明朝,山东益都人,孝子。以岁贡为教谕,致仕家居。父丧未葬,农民军突至,良辅守柩不避,农民军怜其孝且老,赠以物而去。卒年九十余。

隋所居明朝,山东诸城人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零一名。

隋振业清朝,山东寿光人,清康熙九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六十五名。

隋铨清朝,山东寿光人,清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九十三名。

隋人鹏清朝,山东莱阳人,清雍正五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二十七名。

隋维烈清朝,山东寿光人,清嘉庆元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三十七名。

隋藏珠清朝,山东乐安人,清道光十五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四十四名。

隋聿修清朝,山东乐安人,清同治七年进士及第,中第二甲四十八名。

隋昱东汉,政治人物,官至五原太守,鐫胡侯。

隋宝宋朝,宋太宗时人,曾任莱州节度判官,高密令。

隋世昌元朝,将军。

隋贇明初,政治人物,官至巢县知府。

郡望

清河郡——汉代置郡。治所在清阳(故城在今河北清河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

清河堂

致和堂

一、su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景县、乐亭,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蒙古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称:“东汉光武帝时有五原太守隋昱。汉代已有隋姓。”

2、或为隨姓所改,郑樵注云:“(隋)本作‘隨’。侯爵,今隨州是其地。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杜伯之玄孙为晋大夫,食采于隨,曰隨会。子孙以邑为氏。至隋,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辵’作‘隋’”。《续通志·氏族略》按:“‘隋’本‘隨’字,国名。《风俗通》云:‘隨侯之后……至隋文帝始去辵为隋,后人皆作隋氏。’”

3、或为剁姓所改。《姓氏考略》据《通雅》注云:“明宣德中,王骥征麓川,土司乞姓,以怕、刀、剁为三酋姓,后改‘剁’为‘隋’。”(按“剁”之改“隋”,似当音duò,或因形变而音改,亦音suí。)一音duò,亦姓。宋代有隋宝,为高密令,有能名。此依《续通志》;《中国古今姓氏辞典》称:(元)隋宝,莱阳人,高密令;元代有隋业昌;明代有隋赟,巢县丞,升知府;又有隋翥。栖霞人,正统时主簿;又有隋良辅。

二、duò

《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云南傣族姓。系改姓。原为剁姓。”

三、tuǒ

《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今安徽省又此姓(按:又,当作‘有’),为云南剁姓所改。又音suí,另姓。”

四、

隋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隋姓人口73%。

隋姓起源:

1、汉时有隋昱,绥远五原人,于王莽末起兵,后归汉光武,拜五原太守。此为隋姓之始。

2、本为随姓。隋文帝去辵为隋,遂分随、隋为二姓。

3、明宣德中,王骥征麓川(故治在今云南腾冲),土司乞姓,王骥赐以怕、刀、剁为三酋之姓,后改剁为隋氏,见《通雅》。

4、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隋姓名人:

隋宝,宋时高密令。

郡望:清河。

姓氏源流

一、su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景县、乐亭,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蒙古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称:“东汉光武帝时有五原太守隋昱。汉代已有隋姓。”

2、或为隨姓所改,郑樵注云:“(隋)本作‘隨’。侯爵,今隨州是其地。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杜伯之玄孙为晋大夫,食采于隨,曰隨会。子孙以邑为氏。至隋,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辵’作‘隋’”。《续通志·氏族略》按:“‘隋’本‘隨’字,国名。《风俗通》云:‘隨侯之后……至隋文帝始去辵为隋,后人皆作隋氏。’”

3、或为剁姓所改。《姓氏考略》据《通雅》注云:“明宣德中,王骥征麓川,土司乞姓,以怕、刀、剁为三酋姓,后改‘剁’为‘隋’。”(按“剁”之改“隋”,似当音duò,或因形变而音改,亦音suí。)一音duò,亦姓。宋代有隋宝,为高密令,有能名。此依《续通志》;《中国古今姓氏辞典》称:(元)隋宝,莱阳人,高密令;元代有隋业昌;明代有隋赟,巢县丞,升知府;又有隋翥。栖霞人,正统时主簿;又有隋良辅。

二、duò

《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云南傣族姓。系改姓。原为剁姓。”

三、tuǒ

《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今安徽省又此姓(按:又,当作‘有’),为云南剁姓所改。又音suí,另姓。”

四、

隋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隋姓人口73%。

隋姓起源:

1、汉时有隋昱,绥远五原人,于王莽末起兵,后归汉光武,拜五原太守。此为隋姓之始。

2、本为随姓。隋文帝去辵为隋,遂分随、隋为二姓。

3、明宣德中,王骥征麓川(故治在今云南腾冲),土司乞姓,王骥赐以怕、刀、剁为三酋之姓,后改剁为隋氏,见《通雅》。

4、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隋姓名人:

隋宝,宋时高密令。

郡望:清河。

堂号

清河郡——汉代置郡。治所在清阳(故城在今河北清河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

清河堂

致和堂

一、suí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景县、乐亭,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蒙古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称:“东汉光武帝时有五原太守隋昱。汉代已有隋姓。”

2、或为隨姓所改,郑樵注云:“(隋)本作‘隨’。侯爵,今隨州是其地。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杜伯之玄孙为晋大夫,食采于隨,曰隨会。子孙以邑为氏。至隋,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辵’作‘隋’”。《续通志·氏族略》按:“‘隋’本‘隨’字,国名。《风俗通》云:‘隨侯之后……至隋文帝始去辵为隋,后人皆作隋氏。’”

3、或为剁姓所改。《姓氏考略》据《通雅》注云:“明宣德中,王骥征麓川,土司乞姓,以怕、刀、剁为三酋姓,后改‘剁’为‘隋’。”(按“剁”之改“隋”,似当音duò,或因形变而音改,亦音suí。)一音duò,亦姓。宋代有隋宝,为高密令,有能名。此依《续通志》;《中国古今姓氏辞典》称:(元)隋宝,莱阳人,高密令;元代有隋业昌;明代有隋赟,巢县丞,升知府;又有隋翥。栖霞人,正统时主簿;又有隋良辅。

二、duò

《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云南傣族姓。系改姓。原为剁姓。”

三、tuǒ

《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今安徽省又此姓(按:又,当作‘有’),为云南剁姓所改。又音suí,另姓。”

四、

隋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隋姓人口73%。

隋姓起源:

1、汉时有隋昱,绥远五原人,于王莽末起兵,后归汉光武,拜五原太守。此为隋姓之始。

2、本为随姓。隋文帝去辵为隋,遂分随、隋为二姓。

3、明宣德中,王骥征麓川(故治在今云南腾冲),土司乞姓,王骥赐以怕、刀、剁为三酋之姓,后改剁为隋氏,见《通雅》。

4、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隋姓名人:

隋宝,宋时高密令。

郡望:清河。

[ 隋 ]字的同音字 - [ sui,d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