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lù ]

读音:lù

拼音:lu

简繁:路

五笔:KHTK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KHTK

笔画:13画

吉凶:吉

仓颉:RMHER

结构:左右

郑码:JIRJ

四角:67164

区位:3423

统一码:8DEF

异体字:?,?,路

英汉互译:road,path,street,journey

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602018年2014年
2013年1652007年2006年152
1995年1661987年1511982年77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138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路姓主要源自:姜姓、妘姓、隗姓。

路姓起源一

黄帝生子玄嚣,玄嚣生子帝喾,为高辛氏。帝喾有子挚,挚生子玄元,在唐尧为部落首领时,玄元因功封为路中侯,建路国,历经虞舜时期和夏王朝一直为侯爵,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路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路姓起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为炎帝的后代支子的封地潞地,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氏纂》记载:黄帝为首领时,封炎帝支子于潞地(今山西长治潞城),隗姓,子爵,建潞国。西周至春秋时期,潞国被称为赤狄潞氏。到了春秋时期,有潞国君主潞子婴儿。周定王姬瑜十三年(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晋景公发大军北上。晋军到潞国之后,在曲梁(今潞城北部)与丰舒控制的潞国军队激战一场,彻底击败潞军,杀了丰舒。然后,晋景公顺手牵羊灭了潞国,把潞子婴儿带回晋国。从此,潞国被划入晋国版图,成为强晋的一部分。

潞国被灭后,潞子婴儿的后代子孙合其他赤狄潞氏族人以原封地名称为姓氏,称潞氏,后去掉“氵”偏旁简笔为路氏,世代相传至今。

路姓起源三

源于妘姓,出自黄帝的后裔陆终的后裔的封地路,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据史籍《困学纪闻》记载:黄帝之子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老童生吴回,吴回之子即陆终。

陆终有六子,其第四子求言(郐子),受封于路邑(今北京通州),后裔子孙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路氏,世代相传至今。

路姓起源四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路县,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急就篇》记载:路,原为水名,作潞。汉朝初期置路县(今北京通州),东汉朝时期改为潞县,该县有许多人以潞命氏,称潞姓,后为路氏,世代相传至今。

后来的西汉朝时期的著名临淮太守路温舒,上奏了闻名天下的《尚德缓刑书》,他就是该支路氏族人。

路姓起源五

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即春秋时赤狄潞子(今山西省潞城一带),国人称潞氏,后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疑与姜姓同源)。潞又写作路,也称路氏。

路姓起源六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没潞真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代北鲜卑族拓拔部有没路真氏、亦称没潞真氏、没鹿真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改汉字单姓为路氏、鹿氏。

路姓起源七

出自南宋皇室。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围汴京,高宗赵构逃亡在外遇金兵,问其姓氏,高宗装哑指路为姓,后裔便分赵、路两姓。

路姓起源八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路正、巾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路正,亦称合路、合方,主管天下交通之事,包括筑路、维护、设置驿站、路理(道路哨卡)等,隶属于夏官府司管辖,相当于今天的交通部部长。据典籍《周礼·夏官·合方氏》中记载:“路正,掌达天下之道路。”巾车,官职类同于路正,不过,只负责掌管君王所行的道路,即王路,“殊异乎公路”。王路有五:玉路、门路、寝路、车路、鼓路。

在路正、合路、合方、巾车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路氏,世代相传至今。

路氏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二位,人口约一百零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5%左右。

路氏源起十分庞杂,在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路氏族人已经十分抢眼,如有巨鹿东里人(今河北平乡)人路温舒、渔阳人(今北京密云)路人、蜀郡人(今四川成都)路建、陈留人(今河南开封)路粹、太原人(今山西太原)路佛……等等。可见在此际路氏族人已分布于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并且已有路氏落籍四川。

魏、晋、南北朝时期,路氏族人繁衍得依旧兴盛,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氏就出现了五个郡望:即襄城郡、陈留郡、河南郡、内黄县、颍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开封、洛阳、内黄、禹县一带路氏族人枝繁叶茂,风光显赫。除此之外,路氏人在今河北大名、宁夏固原、陕西西安一带也形成大的聚落,并且人丁兴旺,一直延续到隋唐两朝。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氏族人,在此际竟现于史,名人不断,此际剧烈的社会动荡,也导致数量众多的路氏人取道南下江南,并且在今浙江金华一带形成路氏东阳郡望。

隋、唐时期,路氏族人依旧兴盛,并且以阳平等路氏郡望为中心扩展至今山东境内,如唐朝宰相路岩为魏州冠氏人(今山东冠县),其家族在当地颇具盛名,世代显贵,而且人口繁衍兴盛,后路岩因故被贬岭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阳,当为路氏族人入湖南之始。

宋朝时期,路振由永州祁阳徙居潭州湘潭(今湖南湘潭)。

明朝初期,山西路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天津等地。

至清朝时期,路氏族人由于仕宦、谋生、避灾等原因散居全国各地。

例如,商丘市宁陵县路氏一族,先祖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至今宁陵县,繁延至今历六百多年二十六世,现族众分居在商丘市的宁陵、睢县、柘城、民权、夏邑、虞城六个县梁园、睢阳二区、周口市的开发区、淮阳县、郸城县、太康县,开封的杞县等地。2000年春重修族谱,在谱族众一万六千余人。

如今,路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这四省之路氏约占全国路氏人口的70%左右。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距念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后建都于内黄毫城,约百余年,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安阳殷墟;是春秋时期伟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和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时代居住读书的地方。汉朝时期,其地置内黄县。曹魏时期,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故有内黄、外黄之称。黄河南岸有外黄和小黄,黄河以北称内黄。1999年,内黄县辖四个镇、十三个乡。到2000年,内黄县辖六个镇、十一个乡。

阳平郡:汉朝置郡。治所在元城(今河北大名)。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时期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初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时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时期的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为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元朝时期曾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民国早期,为纪念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谢子长烈士,在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长县,移治所到原县东部的瓦窑堡。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东魏时期迁治颍阴(后为长社,今河南许昌)。隋、唐两朝为许州颍川郡。

阳平堂:以望立堂。

内黄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襄城堂:以望立堂。

安定堂:以望立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马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邱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侗族、景颇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路’,旧作‘潞’。《国语》:‘潞、洛、泉、余、满,赤狄别种。’隗姓,子爵,其地在今上党潞县。宣十五年,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2、又引《元和姓纂》云:“炎帝之后,黄帝封其少子於潞,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此当系出姜姓,亦以国为姓。

3、《中文大字典》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路氏,出自姬姓,帝挚子玄元,尧封於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唐太原令路公碑》云:“帝喾高辛氏孙曰玄元,有功於唐尧,封路中侯,建德赐姓。”

4、《姓氏考略》注引《困学纪闻》云:“又出妘姓。为陆终子求言之后。”

5、又据《急就篇·注》云:“路,水名,因以名县,居者氏焉。”《中国姓氏大全》称:“古有潞水,一作潞川(‘潞’同‘路’,即今山西浊漳河)。”《姓氏考略》则称:“(路水)故址在今河北通县东八里。”——通县属北京市。此说有疑,姑录以备考。

6、又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西汉有路温舒,巨鹿人,临淮太守;唐代有路敬淳,临清人,崇贤馆学士;宋代有路昌衡,祥符人,太常博士。

二、

路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4省路姓约占全国汉族路姓人口71%。

路姓起源:

1、黄帝曾孙帝喾之孙曰玄元,有功于唐尧,封于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

2、系自隗姓。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即春秋时赤狄潞子(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后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

3、系自妘姓。颛顼之裔,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见《姓考》、《困学纪闻》。

4、水名,因以名县(故城在今北京通县东8里),居者以水名为氏。

5、北魏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

6、汉时匈奴屠各部有路氏。

7、满族姓。

路姓名人:

路博德,汉时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霍去病出征有功,封符离侯。

郡望:阳平、襄城、陈留、安定、东阳、河南、内黄、京兆、颍川。

历史名人

路姓古代名人

路博德西汉,西漢大將,成功消滅南越國,西漢唯一的伏波將軍

路雄北魏,北魏大将

路皋宋朝,宋朝画家

路敬淳唐朝,唐朝学者,著有《姓略》、《衣冠系录)等姓谱研究

路隋唐朝,阳平人,唐代大臣。举明经第。历迁左补阙、侍讲学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文宗时,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监修国史。后出任镇海军节度使。有《平淮西记》。

路岩唐朝,魏州冠氏人,唐代大臣。进士出身,历迁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以兵部郎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位八年,累进左仆射。后与韦保衡交恶,被流放儋州,并赐死。

路彬南宋,晋阳(今山西省太原)人,南宋官吏。任广西提刑时,明察秋毫,杜绝冤狱,后又为民请命,减去部分过于沉重的赋税。官至刑部侍郎。

路振宋朝,永州祁阳(今属湖南省),宋代大臣、学者。五岁通《孝经》、《论语》。后进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文辞为名家所称道,著有《九国志》。

路迎明朝(1483-1562),字宾旸,山东汶上人,明代大臣。正德三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知襄阳、松江、淮安三府,治称第一。累官至兵部尚书。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旋迁入郎中。后转任襄阳、松江、淮安知府等。路迎处事沉稳,平易近人。与人交结首先施以仁爱。即使对下级官吏,亦严慈并施,以慈为本。以兵部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他深入实际,甚至跟士兵结交,一举查清了用改名换姓、虚报兵员等手段冒领钱粮的大案。之后,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抚。回朝后,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兵部尚书。因上疏告老乞休,违背皇帝意旨,被免职。路迎一生虽多武职,却善诗文,与同代大儒王阳明有文字之交。所咏佳作,后被镌刻于汶上城内“独乐园”壁间。民国初年,独乐园拆除,仅部分诗文流传民间。路迎卒年80岁,皇帝颁谕以祭,葬于城南路家林。

路亨明末,太平府当涂(今属安徽省)人,明代官吏。曾任安溪知县,居官清廉,尤重视学校。路如瀛:山西陵川人,明代官吏。崇祯时任临清同知。后清兵攻破临清城,被乱兵所杀。

路温舒西汉,巨鹿东里人,西汉文士。少年牧羊,稍长成为狱中小吏,学律令,转为县狱史。后习《春秋》,学识渐博,举孝廉,为山邑丞。后升廷尉奏曹掾,宣帝即位后,他上书反对酷刑,主张尚德缓刑,官至临淮太守,治有异迹,卒于官。其文以《尚德缓刑书》较著名。

路淑媛南北朝,南朝宋丹阳建康(今江苏省南京)人,以色貌入选宋文帝后宫。生刘骏(孝武帝),拜淑媛。孝武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因明帝幼失生母,被其抚养长大,明帝即位后,尊其为崇宪太后。

路嗣恭唐朝,京兆三原(今属陕西省)人,唐代大臣。任神乌令时,唐玄宗认为其治绩为天下最,可嗣汉时鲁恭,故赐现名,历迁渭南令、朔方节度留后、检校刑部尚书、江西观察使,以善于治理财赋著称。后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路姓近代名人

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士、院长,机械专家

路東尚招金礦業董事長

路祥安前香港行政長官辦公室高級特別助理

路友于民国,名汝悌,字友于。山东诸城人。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后因病归国,嗣任北京《益世报》编辑。民国十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后被张作霖逮捕遇害,享年32岁。

郡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距念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后建都于内黄毫城,约百余年,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安阳殷墟;是春秋时期伟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和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时代居住读书的地方。汉朝时期,其地置内黄县。曹魏时期,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故有内黄、外黄之称。黄河南岸有外黄和小黄,黄河以北称内黄。1999年,内黄县辖四个镇、十三个乡。到2000年,内黄县辖六个镇、十一个乡。

阳平郡:汉朝置郡。治所在元城(今河北大名)。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时期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初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时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时期的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为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元朝时期曾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民国早期,为纪念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谢子长烈士,在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长县,移治所到原县东部的瓦窑堡。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东魏时期迁治颍阴(后为长社,今河南许昌)。隋、唐两朝为许州颍川郡。

阳平堂:以望立堂。

内黄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襄城堂:以望立堂。

安定堂:以望立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马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邱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侗族、景颇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路’,旧作‘潞’。《国语》:‘潞、洛、泉、余、满,赤狄别种。’隗姓,子爵,其地在今上党潞县。宣十五年,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2、又引《元和姓纂》云:“炎帝之后,黄帝封其少子於潞,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此当系出姜姓,亦以国为姓。

3、《中文大字典》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路氏,出自姬姓,帝挚子玄元,尧封於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唐太原令路公碑》云:“帝喾高辛氏孙曰玄元,有功於唐尧,封路中侯,建德赐姓。”

4、《姓氏考略》注引《困学纪闻》云:“又出妘姓。为陆终子求言之后。”

5、又据《急就篇·注》云:“路,水名,因以名县,居者氏焉。”《中国姓氏大全》称:“古有潞水,一作潞川(‘潞’同‘路’,即今山西浊漳河)。”《姓氏考略》则称:“(路水)故址在今河北通县东八里。”——通县属北京市。此说有疑,姑录以备考。

6、又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西汉有路温舒,巨鹿人,临淮太守;唐代有路敬淳,临清人,崇贤馆学士;宋代有路昌衡,祥符人,太常博士。

二、

路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4省路姓约占全国汉族路姓人口71%。

路姓起源:

1、黄帝曾孙帝喾之孙曰玄元,有功于唐尧,封于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

2、系自隗姓。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即春秋时赤狄潞子(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后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

3、系自妘姓。颛顼之裔,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见《姓考》、《困学纪闻》。

4、水名,因以名县(故城在今北京通县东8里),居者以水名为氏。

5、北魏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

6、汉时匈奴屠各部有路氏。

7、满族姓。

路姓名人:

路博德,汉时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霍去病出征有功,封符离侯。

郡望:阳平、襄城、陈留、安定、东阳、河南、内黄、京兆、颍川。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马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邱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侗族、景颇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路’,旧作‘潞’。《国语》:‘潞、洛、泉、余、满,赤狄别种。’隗姓,子爵,其地在今上党潞县。宣十五年,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2、又引《元和姓纂》云:“炎帝之后,黄帝封其少子於潞,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此当系出姜姓,亦以国为姓。

3、《中文大字典》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路氏,出自姬姓,帝挚子玄元,尧封於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唐太原令路公碑》云:“帝喾高辛氏孙曰玄元,有功於唐尧,封路中侯,建德赐姓。”

4、《姓氏考略》注引《困学纪闻》云:“又出妘姓。为陆终子求言之后。”

5、又据《急就篇·注》云:“路,水名,因以名县,居者氏焉。”《中国姓氏大全》称:“古有潞水,一作潞川(‘潞’同‘路’,即今山西浊漳河)。”《姓氏考略》则称:“(路水)故址在今河北通县东八里。”——通县属北京市。此说有疑,姑录以备考。

6、又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西汉有路温舒,巨鹿人,临淮太守;唐代有路敬淳,临清人,崇贤馆学士;宋代有路昌衡,祥符人,太常博士。

二、

路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4省路姓约占全国汉族路姓人口71%。

路姓起源:

1、黄帝曾孙帝喾之孙曰玄元,有功于唐尧,封于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

2、系自隗姓。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即春秋时赤狄潞子(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后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

3、系自妘姓。颛顼之裔,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见《姓考》、《困学纪闻》。

4、水名,因以名县(故城在今北京通县东8里),居者以水名为氏。

5、北魏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

6、汉时匈奴屠各部有路氏。

7、满族姓。

路姓名人:

路博德,汉时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霍去病出征有功,封符离侯。

郡望:阳平、襄城、陈留、安定、东阳、河南、内黄、京兆、颍川。

堂号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距念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后建都于内黄毫城,约百余年,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安阳殷墟;是春秋时期伟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和唐代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时代居住读书的地方。汉朝时期,其地置内黄县。曹魏时期,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故有内黄、外黄之称。黄河南岸有外黄和小黄,黄河以北称内黄。1999年,内黄县辖四个镇、十三个乡。到2000年,内黄县辖六个镇、十一个乡。

阳平郡:汉朝置郡。治所在元城(今河北大名)。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时期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初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时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时期的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为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元朝时期曾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民国早期,为纪念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谢子长烈士,在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长县,移治所到原县东部的瓦窑堡。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东魏时期迁治颍阴(后为长社,今河南许昌)。隋、唐两朝为许州颍川郡。

阳平堂:以望立堂。

内黄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襄城堂:以望立堂。

安定堂:以望立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马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邱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侗族、景颇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路’,旧作‘潞’。《国语》:‘潞、洛、泉、余、满,赤狄别种。’隗姓,子爵,其地在今上党潞县。宣十五年,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2、又引《元和姓纂》云:“炎帝之后,黄帝封其少子於潞,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此当系出姜姓,亦以国为姓。

3、《中文大字典》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路氏,出自姬姓,帝挚子玄元,尧封於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唐太原令路公碑》云:“帝喾高辛氏孙曰玄元,有功於唐尧,封路中侯,建德赐姓。”

4、《姓氏考略》注引《困学纪闻》云:“又出妘姓。为陆终子求言之后。”

5、又据《急就篇·注》云:“路,水名,因以名县,居者氏焉。”《中国姓氏大全》称:“古有潞水,一作潞川(‘潞’同‘路’,即今山西浊漳河)。”《姓氏考略》则称:“(路水)故址在今河北通县东八里。”——通县属北京市。此说有疑,姑录以备考。

6、又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西汉有路温舒,巨鹿人,临淮太守;唐代有路敬淳,临清人,崇贤馆学士;宋代有路昌衡,祥符人,太常博士。

二、

路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4省路姓约占全国汉族路姓人口71%。

路姓起源:

1、黄帝曾孙帝喾之孙曰玄元,有功于唐尧,封于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

2、系自隗姓。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即春秋时赤狄潞子(故城在今山西长治),后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

3、系自妘姓。颛顼之裔,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见《姓考》、《困学纪闻》。

4、水名,因以名县(故城在今北京通县东8里),居者以水名为氏。

5、北魏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

6、汉时匈奴屠各部有路氏。

7、满族姓。

路姓名人:

路博德,汉时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霍去病出征有功,封符离侯。

郡望:阳平、襄城、陈留、安定、东阳、河南、内黄、京兆、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