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huí ]

读音:huí

拼音:hui

简繁:迴

五笔:LKD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LKD

笔画:6画

吉凶:吉

仓颉:WR

结构:全包围

郑码:JDJ

四角:60600

区位:2756

统一码:56DE

异体字:佪,囘,囬,廻,徊,違,韋,?,?,?,迴

英汉互译:return,turn around,a time

笔顺:竖、横折、竖、横折、横、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608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回姓主要源自:姬姓。

源于姬姓

①出自黄帝臣下火正(管火的官)回禄,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回禄,是传说中的火神。在史籍《左传·昭公十八年》中记载:“禳火于玄冥回禄。”杜预注:“玄冥,水神;回禄,火神。”唐陆龟蒙《销夏湾》诗:“昔予守圭窦,过于回禄囚。”后用作火灾的代称。宋朝时期的朱熹在《答包定之书》说:“近闻永嘉有回禄之灾,高居不至惊恐否?”明朝学者蒋一葵在《长安客话·卢师山》中也说:“平坡寺既回禄后,荒凉殊甚,惟后殿藤胎大像,亦唐制,佳。”清朝时期的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仇大娘》也描述:“适西邻有回禄之变,魏托救梵而往。”

在回禄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回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②出自祁氏尧帝之贤臣吴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吴回,是生活在吴山(今浙江杭州西镇)的一个杰出人物。吴回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在远古时代,吴因迁居吴人之地称吴回。吴回氏族部落以叫声宏大的驺虞兽为图腾,吴回之兄重黎担任帝喾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帝喾所杀,吴回便接替了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主要是观察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方面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任祝融后远近闻名,威信很高。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七年,出鸡头山,过回中焉”。在史籍《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封四年冬十月,待幸雍,祠王畴,通回中道,名四中。”在史籍《明通志》中记有“陇西北有回城,亦中回中。”吴回部落发展后,广布于今陇县千山和陈仓区吴山一带,故曰“回中道”,“回城”,吴山,千山均为其吴回姓名而命名。吴回部族的一部分留居吴山,至夏,商、周仍存。其族的另一部分人约在尧舜之际渡河而迁晋南,于商末形成吴山(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一带的吴伯国,并留下“虞”的地名。吴回又带领部分族民从于祝融之墟(今河南新郑),吴回逝世后亦葬于该地。在江南一带亦有吴山,虞山之名。吴回死后被尊为祝融神,即火神。历史典籍皆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也叫“朱天菩萨”,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米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的神秘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南方之神。

吴回的子孙后代,有称吴氏者,有称回氏者。

③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弟子颜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颜回,公元前521~前490年,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典籍《雍也》中记载,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颜回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颜回不幸早死。自汉朝时期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在祭孔时,还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给颜回追加谥号:唐太宗李世民尊之为“先师”,唐玄宗李隆基尊之为“兖公”,宋真宗赵恒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孛儿只斤·图贴睦尔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世宗朱厚熜在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今天,山东省的曲阜市还有“复圣庙”。

后世由尊崇颜回者,以颜回的名字为姓氏,称回氏、渊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回姓第二个---渊源

源于方氏

出自元朝时期大臣方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方回,(公元1227~1307年),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人(今安徽歙县),著名元朝文学家。南宋景定年间(公元1260~1264年)别省登第,出任严州知府。当蒙古兵至时,方回迎降,授建德路总管。不久被罢官,遂往来杭歙间。方回以评选唐、宋以来律诗为业,编著了《瀛奎律髓》,标榜为江西诗派,并提倡“一祖三宗”之说。他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对于方回所著其文,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被评为“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馀力,居然醇儒之言”。方回还著有《虚谷集》,已佚,今存《桐江集》、《桐江续集》。

方回在当年迎合元朝统治,其后裔子孙皆取回为姓氏,称回氏,世代相传至今。

回姓第三个---渊源

源于张氏

①出自元朝末年元军一张姓大将,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在元、明时期的山东遭州府(今山东荷泽)有一个村子,大部份村民人的姓氏皆为回氏。

据其族人说,元朝的末代皇帝元惠宗(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被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军打败北逃,时有一张姓大将保驾直至北都哈拉和林(今蒙古前杭爱省鄂尔浑河右岸呼舒柴达木之南二十公里处)之后,方辞驾南回,元惠宗念其有保驾之功,故赐其姓为回。该张姓将军的后裔遂以元惠宗所赐姓氏,称回氏,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此说有些天方夜谭,因为若真是如此,则在明朝初期强烈的反元氛围环境下,早就会被明王朝及民众以“汉奸”、“元奴”之名被屠戮干净了。这似乎不合历史演进逻辑,因此有待进一步考证。

②出自元末明初期地方割据政权吴王张士诚,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元朝末年张士诚以十八条扁担起义,反对元王朝,曾一度占有浙、苏、皖等大片土地,并自立为吴王。后因种种原因,不久即被朱元璋属下大将徐达、常遇春打败,追其至北方。张士诚在河间一带渡河时,自知不能逃脱,故而投河自尽。

徐达、常遇春不久即二将赶到,割下张士诚首级带回,弃尸于野。后张士诚的三个儿子埋尸成坟,名为三姓坟。此后,张士诚的三个儿子为了躲避明军的追杀,遂分别改姓氏为回氏、翟氏、常氏,之后分散逃匿,后入穆斯林,成为回族,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该种说法是出自河间市臣卧佛堂乡小回庄之回氏所自传。但回族老人传说,卧佛堂回是回族二门四世的一位祖爷,在西北舒城娶来一位小妾,曾生下三子,祖爷死后,正室大妻的儿女们和小妾的儿女们不合,争怒之下,小妾的儿女们去了河间,三子分姓回、翟、常三氏,各置庄园,立村居住。他们所自认的回、翟、常三氏乃张士诚三儿子改姓,实是误传。回族学者纪文波为了印证此种说法的正误,多次去了江南,走访了南京、镇江、苏州、上海等地,并到了苏北的大丰市大龙乡白驹场,在那里的张士诚老家,他找到了张士诚纪念馆、档案馆,查阅、访谈了张士诚的有关情况。张士诚是贩盐出身,他与李伯升等十八人因抗争元朝的封建剥削压迫而起义,聚众占领了苏、浙、皖地区大片土地,一度号称为吴王。但不久,张士诚即被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打败,本人被俘,被押进南京劝降无果,后绝食七日自缢而亡。这就是说,张士诚根本就没到过北方,又怎能死在河间呢?当时其妻刘氏夫人,得噩耗后,将所生二子藏匿民间,聚家人、丫环等几十口人于翠云楼集薪楼周,举火人楼具焚,同归于尽。因此,张士诚只有两个儿子,虽费尽全力也未打听到张士诚还有妾和儿子,所以说其三子埋尸改姓回、翟、常三氏,实为误传而已。

回姓第四个---渊源

源于回族

出自民族自称,属于以民族称谓为氏。回氏在回族中虽然人口数量所占比例不大,但却很有代表性,极富民族特点。回族民间早就流传着“回回姓回”之说。在中国大陆国河北、山东、西北等地今居住着许多回族回氏族人。回族立回为姓氏,据回氏老人讲,是有其深刻的含意的:一是回回本身是古代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国”来的;二是回回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门”,即伊斯兰教;三是回回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为回族。

为了让后代记住自己的祖源,信仰“回回教门”,记住自己是回回民族,即有回族人立“回”为姓氏,称回氏,世代相传至今。

回姓第五个---渊源

源于瑶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云南省的隆回小沙江地区,在瑶族中有一部分花瑶回氏,分布在下山峒一带,其来源大多是在元、明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回氏,世代相传至今。

回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百四十九位,以严州、曲阜、河南为郡望。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伊犁市,江苏省的徐州市沛县,河北省的沧州市沧县、青县,衡水市枣强县,邢台市柏乡县,天津市的和平区,吉林省的扶余市,山东省的荷泽市巨野县,辽宁省的海城市,云南省的隆回小沙江地区,台湾省等地,均有回氏族人分布。

严州:古为浙江之一府,也称睦州,现在是杭州的属地。严州府本禹贡扬州南境。春秋时期先后属吴、越两国,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朝时期为会稽、鄣二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属楚王国,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属荆王国,汉高祖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属吴王国;汉景帝前元三年(戊子,公元前154年)分属江都国及会稽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起属会稽、丹阳二郡。东汉时期先属吴、丹阳二郡,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析丹阳郡置新都郡,治始新县(今淳安威坪镇,后移治贺 城镇),辖始新、新定(后改遂安)、黟、歙、黎阳、休阳六县,隶属扬州。西晋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治始新县,辖始新、遂安、黟、歙、海宁(休阳县改名)、黎阳六县,隶属扬州。南朝刘宋时期新安郡隶属东扬州,南朝齐时期隶属扬州,梁、陈时复隶属东扬州;南梁普通二年(辛丑,公元521年)寿昌县自吴郡改属新安郡,郡辖始新(郡治)、遂安、寿昌、歙县、黟县、海宁(黎阳并入海宁)六县。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新安郡,并遂安、寿昌入始新,改名新安县,属婺州,于西部休宁(海宁县改名)、歙、黟三县置歙州;隋仁寿三年(癸亥,公元603年)于新安县置睦州,辖新安、遂安、桐庐三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治所雉山县(新安县改名),辖雉山、遂安、桐庐三县。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改遂安郡为睦州,又于桐庐县别置严州。睦州辖雉山、遂安两县。严州辖桐庐、建德、分水三县,严州之名自此始;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废严州,桐庐(建德县分别并入雉山、桐庐两县,分水县并入桐庐县)复入睦州,睦州改称东睦州;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复称睦州,仍治雉山县;唐永淳二年(癸未,公元683年)复置建德县;武周万岁通天二年(丁酉,公元697年),州治由雉山县移建德县,属江南道,辖建德、新安(雉山县改名)、桐庐、武盛(如意元年即公元692年复置分水县,改名武盛)、遂安五县,建德为州治始此;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睦州为新定郡,属江南东道;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新定郡为睦州,属浙江东道,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还淳(新安县改名,后又改青溪、淳化)、遂安六县,习称“六睦”;唐光化三年(庚申,公元900年),桐庐县划属杭州,睦州辖县减至五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公元978年)桐庐县自杭州复属睦州,辖县仍为六县;北宋宣和元年(己亥,公元1119年)升睦州为建德军节度;北宋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属两浙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青溪、遂安六县。南宋咸淳元年(乙丑,公元1265年)升严州为建德府,属两浙西路,治建德县,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淳化县改名)、遂安六县。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改建德府为建德路,属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元末明初,朱元璋部李文忠取建德路,改为建安府,不久改为建德府;明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又改建德府为严州府,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府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清承明制,严州府隶属浙江省金衢严道,府治、辖县不变;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农历10月废府设立严州军政分府,属浙江军政府,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10月,严州军政分府废;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2月于衢县以金、衢、严三府地置金华道,六县入金华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年废道,六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设立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昌化、於潜、孝丰、长兴、安吉十一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9月在兰溪设立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桐庐、分水属之;在衢县设立第五行政督察区,寿昌、淳安、遂安属之;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5月增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始设淳安,后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桐庐、富阳、浦江六县;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5月底撤销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浦江县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余五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4月于淳安设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淳安、寿昌、桐庐、分水、遂安及常山、开化、新登、富阳十县属之,至8月辖县减为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至1949年5月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相继解放,于建德设第四专区,辖以上六县,10月改称建德专区,专员公署驻建德,辖县不变。1950年3月建德专区撤销,建德、寿昌、淳安、遂安四县改属金华专区;桐庐、分水两县改属临安专区。1955年3月建德专区复设,专员公署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遂安、桐庐、分水、富阳、新登、於潜、昌化、开化十一县。1957年1月为适应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分建德县置新安江区,直属建德专署,9月临安、余杭两县由嘉兴专区划入;建德专区辖一区十三县。1958年3月新安江区改为镇,直属建德县;11月寿昌县并入建德县,遂安县并入淳安县,分水、新登两县并入桐庐县,於潜县并入昌化县,余杭县并入临安县,富阳县划属杭州市;建德专区辖建德、淳安、桐庐、昌化、临安、开化六县。1959年2月建德专区撤销,建德、淳安、桐庐、开化四县划属金华专区;昌化、临安二县划属嘉兴专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严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建德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东鲁堂。

一、huí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山东之鱼台、平邑、东平,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祝融子吴回之后。”《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出自妘姓。祝融孙吴回之后。”

2、《姓氏考略》注引《姓氏寻源》云:“出古贤者方回之后。”亦以名为氏。方回,传说为上古贤者,尧聘为闾士;夏启时宦士,后修道“成仙”。

3、回族之回姓,疑即以族名为氏。望出临安。

二、

回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回姓起源:

1、系自妘姓。相传为祝融之子吴回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相传为尧时贤人方回之后,见《姓源》。

回姓名人:

回谦,明时巢人,宣德中任监察御史,后升庆远知府。

郡望:临安。

变化:亦作〔囘〕。

历史名人

郡望

严州:古为浙江之一府,也称睦州,现在是杭州的属地。严州府本禹贡扬州南境。春秋时期先后属吴、越两国,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朝时期为会稽、鄣二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属楚王国,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属荆王国,汉高祖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属吴王国;汉景帝前元三年(戊子,公元前154年)分属江都国及会稽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起属会稽、丹阳二郡。东汉时期先属吴、丹阳二郡,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析丹阳郡置新都郡,治始新县(今淳安威坪镇,后移治贺 城镇),辖始新、新定(后改遂安)、黟、歙、黎阳、休阳六县,隶属扬州。西晋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治始新县,辖始新、遂安、黟、歙、海宁(休阳县改名)、黎阳六县,隶属扬州。南朝刘宋时期新安郡隶属东扬州,南朝齐时期隶属扬州,梁、陈时复隶属东扬州;南梁普通二年(辛丑,公元521年)寿昌县自吴郡改属新安郡,郡辖始新(郡治)、遂安、寿昌、歙县、黟县、海宁(黎阳并入海宁)六县。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新安郡,并遂安、寿昌入始新,改名新安县,属婺州,于西部休宁(海宁县改名)、歙、黟三县置歙州;隋仁寿三年(癸亥,公元603年)于新安县置睦州,辖新安、遂安、桐庐三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治所雉山县(新安县改名),辖雉山、遂安、桐庐三县。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改遂安郡为睦州,又于桐庐县别置严州。睦州辖雉山、遂安两县。严州辖桐庐、建德、分水三县,严州之名自此始;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废严州,桐庐(建德县分别并入雉山、桐庐两县,分水县并入桐庐县)复入睦州,睦州改称东睦州;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复称睦州,仍治雉山县;唐永淳二年(癸未,公元683年)复置建德县;武周万岁通天二年(丁酉,公元697年),州治由雉山县移建德县,属江南道,辖建德、新安(雉山县改名)、桐庐、武盛(如意元年即公元692年复置分水县,改名武盛)、遂安五县,建德为州治始此;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睦州为新定郡,属江南东道;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新定郡为睦州,属浙江东道,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还淳(新安县改名,后又改青溪、淳化)、遂安六县,习称“六睦”;唐光化三年(庚申,公元900年),桐庐县划属杭州,睦州辖县减至五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公元978年)桐庐县自杭州复属睦州,辖县仍为六县;北宋宣和元年(己亥,公元1119年)升睦州为建德军节度;北宋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属两浙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青溪、遂安六县。南宋咸淳元年(乙丑,公元1265年)升严州为建德府,属两浙西路,治建德县,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淳化县改名)、遂安六县。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改建德府为建德路,属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元末明初,朱元璋部李文忠取建德路,改为建安府,不久改为建德府;明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又改建德府为严州府,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府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清承明制,严州府隶属浙江省金衢严道,府治、辖县不变;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农历10月废府设立严州军政分府,属浙江军政府,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10月,严州军政分府废;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2月于衢县以金、衢、严三府地置金华道,六县入金华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年废道,六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设立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昌化、於潜、孝丰、长兴、安吉十一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9月在兰溪设立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桐庐、分水属之;在衢县设立第五行政督察区,寿昌、淳安、遂安属之;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5月增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始设淳安,后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桐庐、富阳、浦江六县;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5月底撤销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浦江县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余五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4月于淳安设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淳安、寿昌、桐庐、分水、遂安及常山、开化、新登、富阳十县属之,至8月辖县减为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至1949年5月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相继解放,于建德设第四专区,辖以上六县,10月改称建德专区,专员公署驻建德,辖县不变。1950年3月建德专区撤销,建德、寿昌、淳安、遂安四县改属金华专区;桐庐、分水两县改属临安专区。1955年3月建德专区复设,专员公署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遂安、桐庐、分水、富阳、新登、於潜、昌化、开化十一县。1957年1月为适应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分建德县置新安江区,直属建德专署,9月临安、余杭两县由嘉兴专区划入;建德专区辖一区十三县。1958年3月新安江区改为镇,直属建德县;11月寿昌县并入建德县,遂安县并入淳安县,分水、新登两县并入桐庐县,於潜县并入昌化县,余杭县并入临安县,富阳县划属杭州市;建德专区辖建德、淳安、桐庐、昌化、临安、开化六县。1959年2月建德专区撤销,建德、淳安、桐庐、开化四县划属金华专区;昌化、临安二县划属嘉兴专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严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建德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东鲁堂。

一、huí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山东之鱼台、平邑、东平,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祝融子吴回之后。”《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出自妘姓。祝融孙吴回之后。”

2、《姓氏考略》注引《姓氏寻源》云:“出古贤者方回之后。”亦以名为氏。方回,传说为上古贤者,尧聘为闾士;夏启时宦士,后修道“成仙”。

3、回族之回姓,疑即以族名为氏。望出临安。

二、

回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回姓起源:

1、系自妘姓。相传为祝融之子吴回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相传为尧时贤人方回之后,见《姓源》。

回姓名人:

回谦,明时巢人,宣德中任监察御史,后升庆远知府。

郡望:临安。

变化:亦作〔囘〕。

姓氏源流

一、huí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山东之鱼台、平邑、东平,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祝融子吴回之后。”《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出自妘姓。祝融孙吴回之后。”

2、《姓氏考略》注引《姓氏寻源》云:“出古贤者方回之后。”亦以名为氏。方回,传说为上古贤者,尧聘为闾士;夏启时宦士,后修道“成仙”。

3、回族之回姓,疑即以族名为氏。望出临安。

二、

回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回姓起源:

1、系自妘姓。相传为祝融之子吴回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相传为尧时贤人方回之后,见《姓源》。

回姓名人:

回谦,明时巢人,宣德中任监察御史,后升庆远知府。

郡望:临安。

变化:亦作〔囘〕。

堂号

严州:古为浙江之一府,也称睦州,现在是杭州的属地。严州府本禹贡扬州南境。春秋时期先后属吴、越两国,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朝时期为会稽、鄣二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属楚王国,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属荆王国,汉高祖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属吴王国;汉景帝前元三年(戊子,公元前154年)分属江都国及会稽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起属会稽、丹阳二郡。东汉时期先属吴、丹阳二郡,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析丹阳郡置新都郡,治始新县(今淳安威坪镇,后移治贺 城镇),辖始新、新定(后改遂安)、黟、歙、黎阳、休阳六县,隶属扬州。西晋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治始新县,辖始新、遂安、黟、歙、海宁(休阳县改名)、黎阳六县,隶属扬州。南朝刘宋时期新安郡隶属东扬州,南朝齐时期隶属扬州,梁、陈时复隶属东扬州;南梁普通二年(辛丑,公元521年)寿昌县自吴郡改属新安郡,郡辖始新(郡治)、遂安、寿昌、歙县、黟县、海宁(黎阳并入海宁)六县。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新安郡,并遂安、寿昌入始新,改名新安县,属婺州,于西部休宁(海宁县改名)、歙、黟三县置歙州;隋仁寿三年(癸亥,公元603年)于新安县置睦州,辖新安、遂安、桐庐三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治所雉山县(新安县改名),辖雉山、遂安、桐庐三县。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改遂安郡为睦州,又于桐庐县别置严州。睦州辖雉山、遂安两县。严州辖桐庐、建德、分水三县,严州之名自此始;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废严州,桐庐(建德县分别并入雉山、桐庐两县,分水县并入桐庐县)复入睦州,睦州改称东睦州;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复称睦州,仍治雉山县;唐永淳二年(癸未,公元683年)复置建德县;武周万岁通天二年(丁酉,公元697年),州治由雉山县移建德县,属江南道,辖建德、新安(雉山县改名)、桐庐、武盛(如意元年即公元692年复置分水县,改名武盛)、遂安五县,建德为州治始此;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睦州为新定郡,属江南东道;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新定郡为睦州,属浙江东道,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还淳(新安县改名,后又改青溪、淳化)、遂安六县,习称“六睦”;唐光化三年(庚申,公元900年),桐庐县划属杭州,睦州辖县减至五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公元978年)桐庐县自杭州复属睦州,辖县仍为六县;北宋宣和元年(己亥,公元1119年)升睦州为建德军节度;北宋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属两浙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青溪、遂安六县。南宋咸淳元年(乙丑,公元1265年)升严州为建德府,属两浙西路,治建德县,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淳化县改名)、遂安六县。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改建德府为建德路,属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元末明初,朱元璋部李文忠取建德路,改为建安府,不久改为建德府;明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又改建德府为严州府,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府治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清承明制,严州府隶属浙江省金衢严道,府治、辖县不变;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农历10月废府设立严州军政分府,属浙江军政府,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10月,严州军政分府废;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2月于衢县以金、衢、严三府地置金华道,六县入金华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年废道,六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设立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建德,辖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昌化、於潜、孝丰、长兴、安吉十一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9月在兰溪设立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桐庐、分水属之;在衢县设立第五行政督察区,寿昌、淳安、遂安属之;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5月增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始设淳安,后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桐庐、富阳、浦江六县;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5月底撤销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浦江县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余五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4月于淳安设第四行政督察区,建德、淳安、寿昌、桐庐、分水、遂安及常山、开化、新登、富阳十县属之,至8月辖县减为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六县,至1949年5月建德、寿昌、桐庐、分水、淳安、遂安相继解放,于建德设第四专区,辖以上六县,10月改称建德专区,专员公署驻建德,辖县不变。1950年3月建德专区撤销,建德、寿昌、淳安、遂安四县改属金华专区;桐庐、分水两县改属临安专区。1955年3月建德专区复设,专员公署驻建德,辖建德、寿昌、淳安、遂安、桐庐、分水、富阳、新登、於潜、昌化、开化十一县。1957年1月为适应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分建德县置新安江区,直属建德专署,9月临安、余杭两县由嘉兴专区划入;建德专区辖一区十三县。1958年3月新安江区改为镇,直属建德县;11月寿昌县并入建德县,遂安县并入淳安县,分水、新登两县并入桐庐县,於潜县并入昌化县,余杭县并入临安县,富阳县划属杭州市;建德专区辖建德、淳安、桐庐、昌化、临安、开化六县。1959年2月建德专区撤销,建德、淳安、桐庐、开化四县划属金华专区;昌化、临安二县划属嘉兴专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严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建德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东鲁堂。

一、huí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山东之鱼台、平邑、东平,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祝融子吴回之后。”《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出自妘姓。祝融孙吴回之后。”

2、《姓氏考略》注引《姓氏寻源》云:“出古贤者方回之后。”亦以名为氏。方回,传说为上古贤者,尧聘为闾士;夏启时宦士,后修道“成仙”。

3、回族之回姓,疑即以族名为氏。望出临安。

二、

回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回姓起源:

1、系自妘姓。相传为祝融之子吴回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相传为尧时贤人方回之后,见《姓源》。

回姓名人:

回谦,明时巢人,宣德中任监察御史,后升庆远知府。

郡望:临安。

变化:亦作〔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