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chí ]

读音:chí

拼音:chi

简繁:持

五笔:RFFY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RFFY

笔画:9画

吉凶:吉

仓颉:QGDI

结构:左右

郑码:DBDS

四角:54041

区位:1954

统一码:6301

异体字:

英汉互译:sustain,support,hold,grasp

笔顺:横、竖钩、提、横、竖、横、横、竖钩、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509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持姓主要源自:芈姓。

持姓持姓起源一

源于芈姓,出自周朝时期楚国专职祭祀,属于以官职称谓或宗教信仰为氏。商、西周初期,王室与各诸侯国皆设有专职神职人员祭司,而楚国的祭司在受命实施重大祭祀活动时,主祭者称为“持豋”,即“持祭肉于豆”之义。豆,即装牺牲之类的“豆”,为神器。各诸侯国的“豆”与周王室的“豆”在形状上有所不同,但多为敞口之青铜器皿,除了重大的祭祀活动,不得它用。

持豋,是一种祭祀礼仪,也是一种荣誉,地位崇高,多为世袭。在持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神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持氏,读音作zhí(ㄓ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持姓持姓起源二

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诸侯国军制持旗都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尉,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中较将军一职官位略低一级的军官,秦朝时期秦始皇在各郡皆设有“尉”,职责是负责地方治安。到汉景帝时期,改“郡尉”为“都尉”,辅助郡守掌管地方军事。从汉武帝时期起,在中央政府中开始设置各级专项“都尉”,到汉光武帝时期废黜了中央一级的“都尉”,但保留了在各民族地区所设置的该职,不过,凡在有大规模军事行动之时,由中央政府临时指派有专项“都尉”,官秩多在三、四品之间。持旗都尉,属于专项都尉官称,为辅佐最高军事长官指挥并显现王朝威仪。秦朝时期,持旗都尉为一人所担,到汉朝以后,持旗都尉分左、右都尉,军事行动中持大旗,左一面旗为王朝标志旗,右一面为军事统领标志旗,并以军事统领之标志旗为指挥作战的标识。只要持旗都尉不倒,“战事毋结”。

在持旗都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持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持氏,读音作zhí(ㄓˊ)。

持姓持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三国时期曹魏官吏持书执法,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持书执法,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所设置的官位,为御史中丞的属官,专门负责掌管奏劾各级官员。后来孙吴亦有效仿,分置持书执法为左、中、右执法各一人,专职评奏诸官之事。持书执法多为一些铁面无私之人,皆执有“乌牌”,即鐂刻有“御题免死无罪”的黑铁牌,因此后世官场皆暗称之为“乌面御史”、“乌面吏”、“铁面御史”等,官秩第六品。“铁面无情”一词即因此而来,后人神往和理想之政官人物如包公等,亦由此而文创。晋武帝统一三国之后,废黜“持书执法”之官位,改设为“治书侍御史”。隋、唐两朝时期,沿用了晋朝、隋朝时期的“治书侍御史”制度。但在唐朝初期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名讳,又改回称为“持书侍御史”,但主要分设于各州、郡之中。

在“持书执法”、“治书侍御史”、“持书侍御史”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持氏、乌氏、铁氏等,持氏读音作zhí(ㄓˊ),世代相传至今。

持姓持姓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官吏持节,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主政官员刺史、都督,往往有中央政府授与的“持节”称号,此称仿自汉朝,以代表中央政府的全力。因此,凡持有“持节”称号的刺史,如持节征南大将军、持节侍中都督等,皆有权杀无官职之人;而持有“持节”称号的都督,则有权在与军事相关的事宜上杀官秩两千石以下的各级官员。

在有“持节”特权的官员之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魏姓氏者,称持节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持氏,读音作zhí(ㄓˊ)。

持姓持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时期海西女真哈达部赤盏氏族,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持嘉氏,亦称持佳氏、查佳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赤盏氏,在金国时期曾称为石盏氏,以姓为氏,满语为C’ygiya Hala、Cagiya Hala,世居哈达地区(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

清朝中叶以后,持嘉氏多冠汉姓为持氏、迟氏、张氏、刘氏等。只有满族持氏读音作chí(ㄔˊ)。

持姓持姓起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清朝后期太平天国持旗,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太平天国中、后期,军制中设置有“持旗”一职,即为大旗手,听令军事首领以旗势指挥军队作战,如同后世的“旗语官”,属于利用光信息传递指令的军事行为。

太平天国运动因内讧和满清王朝政府镇压失败后,有“持旗”的后裔子孙为避清廷追剿,改以其官称为姓氏,称持氏、旗氏,持氏读音作zhí(ㄓˊ),世代相传至今。

持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河南、咸阳、辽东为郡望。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辽宁省的辽阳市,陕西省的延安市、绥德市,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均有持氏族人分布。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一、chí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词典》据《宋史》亦收,“宋有持总”。

二、

持姓分布:安徽淮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持姓起源:见《姓苑》。

历史名人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一、chí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词典》据《宋史》亦收,“宋有持总”。

二、

持姓分布:安徽淮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持姓起源:见《姓苑》。

姓氏源流

一、chí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词典》据《宋史》亦收,“宋有持总”。

二、

持姓分布:安徽淮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持姓起源:见《姓苑》。

堂号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一、chí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词典》据《宋史》亦收,“宋有持总”。

二、

持姓分布:安徽淮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持姓起源:见《姓苑》。